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》
壓力+休息=成長,在想成長的領域尋找你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挑戰,也就是學習區,
有這一點點的壓力會啟動你的系統二,這時候才會讓你真正進入發展期。
高手通常都是一心一用,因為他們知道意志力是有限的,
所以會將干擾他們的東西移到視線之外,並且採用專注—休息的模式,
每個人的專注時間都不一樣,番茄鐘有用就在於它是在專注—休息間來回,
專注的時候是會消耗意志力的,雖然可以透過訓練將你的專注時間提高,
但是2小時幾乎是所有活動的上限,所以想達到最好的水準,
最好不要做一件事超過兩小時,高手不只比一般人更努力,也比一般人更擅長休息。
不同的人看待壓力會有不同的心態,將壓力視為挑戰的人會有較高的壓力成長指數,
皮質醇相較將壓力視為壞事的人低,身體也比較健康。
我們如何看待壓力,決定了壓力如何影響我們。
有很多人將休息視為一件不好的事,覺得別人都在努力,我怎麼可以休息,
但是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,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,
有很多「尤里卡」的時刻都是在休息的時候出現,人的思考在專注式與發散式中切換,
當你休息的時候,大腦並不會休息,而是啟動預設的背景網路,也可以說是潛意識,
所以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在思考一段時間後睡覺、散步、冥想,之後才想出解決方案。
還有一些關於睡眠的事情,都是很多人講過的東西,所以不在贅述。
菲爾普斯、史蒂芬.金、村上村樹,這些高手們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讓他們保持巔峰,
設計自己的每一天,在同樣的時間、同樣的地點使用同樣的工具,
也就是所謂的固定排程,將不重要的事情自動化,
讓大腦能專注在其他事情,並發揮最大的功用。
通常那些一流的人都認為他們做的事情不是為了自己,而是為了更大的使命與目標,
就像比爾蓋茲是想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台電腦,賈伯斯是想改變世界,打破規則,
當你把自我最小化,就能克服阻礙我們創造突破的恐懼、焦慮,
而且要將使命當作口訣不停的在腦袋裡復誦,這種自我對話可以製造一個緩衝,
避免你遇到事情時被杏仁核劫持你的大腦並削弱你的負面情緒。
想保持巔峰,你需要的不是更努力,而是更多休息,以及良好的心態看待壓力與睡眠,
更多的睡眠不代表你失去了更多,而是你有更好的身體與回復讓你可以走得更遠,
並且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使命,才能讓你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。
PS﹒1.系統二是《快思慢想》中,康納曼提出,人分成系統一與二,
系統一思考由本能與直覺驅動,系統二則是處理費神的思考活動。
2.尤里卡:源自希臘用以表達發現某件事的感嘆詞。意指我發現了。
購書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》
輕鬆贊助
點擊就能支持
文章同步更新 B M W V F P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