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

趁年輕就該多去醫院看看

想思考的更深入,你需要學會的思考方法 2

《深度思維》—葉修 第一部分,是解決問題的方法, 第二部分則是在說提高思考的格局,增加思考的深度。 想提高思考的格局,作者提出了幾個思維方式, 一、生態思維: 當你在思考某件事物的時候不能只考慮個體,還要考慮他所處的生態、 他周圍的生態以及他與環境的關係,裡面有一個例子是遊戲主播, 如果你想賣一些東西賺錢,你應該要考慮的是看你玩的人,他的環境是怎麼樣的, 通常會看別人玩遊戲的,自己也是喜歡玩遊戲的,這時候你應該賣的是鍵盤、滑鼠, 還有些人是喜歡看別人玩遊戲打發時間,這時候他需要的則是零食與飲料。 而這個思維衍生出三個模型, 第一個是淘金模型,這個模型指的是共生性,這個名稱, 相信知道Levi's創辦人的故事的人對此應該不陌生, 也就是圍繞著淘金這個主題有許多與它共生的產業也是很好的機會, 比如耐磨的褲子、食物、飲料、工具等等。 第二是森林模型,森林就是一個大生態,每種生物都有屬於自己適合的棲地, 如果你的棲地不適合你,比起死拚你更應該找一個適合自己的, 像淘金,如果你不是適合,你就要換一個地方生存,而哪些地方呢? 就是與淘金具有共生的屬性的相關產業。 第三是池塘模型,也就是平台模型,比如8591或是阿里巴巴等等, 都是藉由一個平台吸引那些能夠帶來流量的事物,並以此合作抽成。 二、系統思維, 有很多書都介紹過系統思維,之所以這個系統重要,是因為系統過於複雜, 不能使用我們一般的認知去簡化並且預測,有些簡單的雖然可以, 但是一旦超過某個範圍它就不在適用,類似李笑來老師曾經提到的鏡像世界, 看似一樣,但是卻完全不同,也就是系統超過某種程度就會成為非線性, 有可能原本的因果會不一樣,或是顛倒甚至創造出新的因果, 如果發生了某種超出你預期的事情, 就代表你認知上的系統有某處產生了與你的線性思維不同的狀況。 三、大勢思維,指的就是趨勢,是某種內在的規律, 導致了未來有很大概率或是必然發生的走向。 趨勢一定會造就風口,但是風口不一定會造就趨勢, 比如3D列印,AR、VR等等,剛出的時候很火,但是久了卻慢慢退燒了, 不是因為這個風口不好,而是這些技術還沒有被認知改造過, 也就是還不能成為全新、有用且能賺錢的東西,就像網路剛出來的時候, 為什麼很多東西都免費,因為網路付費還沒普及甚至還沒出現,免費是必然的, 但是線上支付的系統成熟之後,許多東西都開始收錢了。 很多人都知道二八法則,但是二八裡面也還有二八,類似法律這樣, 有很多的法律規範著人民,但法律中憲法則是更高等級的規範,也就是同樣在底層規律中,這些規律相互抵觸時,這些憲法類的規律往往能夠打敗其他規律, 作者給出了兩個, 一個是馬太效應,富者越富,窮者越窮,這個規律也是複利的運作模式, 也有很多人證明了這個模式基本上不會逆轉,也就是這個規律以後只會越來越強大, 第二個是人口效應,人口不多又快速減少的國家,基本上很難快速成長, 有著這些規律的趨勢往往很難被改變,因為這些規律比起其他的規律做用更大更廣。 四、兵法思維, 「先勝,而後求戰」,經常勝利的軍隊,會先知道會勝利才去打仗, 指的是看準一個機會才出手,常常看到很多人投資血本無歸,就是因為沒有看好機會, 不知道這場仗會不會勝利,就盲目地衝進去,當然會撞得頭破血流,血本無歸。 「致人而不致於人」,致人,指的是要主動牽制敵人,致於人,就是指被限制, 處在一個這不好,那也不好的狀態,看起來有選擇,但其實根本沒得選。 「勝可知,不可為」,你能控制的只有讓自己不露出破綻不給對方機會, 等待對方露出破綻去擊敗他,所以這個勝利,是可以知道的, 但是別人什麼時候露出破綻是你不能控制的,就是不可為, 在別人沒有露出破綻之前,你要做的就是構建自己的不可勝, 讓自己能夠不被打敗,默默等待機會的到來。 以上是本書的下篇,關於提升思考格局的幾個思維,當然有還很多其他的思維方法, 但是作者所說的這些,都是他自己用過才拿出來說的,除了有幫你解決問題的思維, 也有讓你能夠對這個世界看清楚的思維, 希望你能夠在這個時代中看到屬於你自己的機會並且好好把握,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世界。 輕鬆贊助 點擊就能支持
文章同步更新 B M W V F P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